
新聞資訊
福田區(qū)蓮花街道兩所小學試點垃圾分類收集智能化


6月5日世界環(huán)境日到來之際,福田區(qū)蓮花街道引進的“黑科技”智能地埋式垃圾桶在紅嶺科技小學和荔園外國語小學(獅嶺校區(qū))正式投入使用。這是福田區(qū)蓮花街道在學校進行垃圾分類收集的首次智能化試點,以校園帶動社會進行垃圾分類知識普及。
荔園外國語小學(獅嶺校區(qū))
兩個學校各建設了一套地埋式垃圾桶,都位于靠近教學樓的室外,由校內(nèi)保潔人員收集各班分類垃圾桶中的垃圾后集中投放。試點改造前存在垃圾容量不足、夏天異味嚴重、滋生蚊蠅的鄰避問題。改造后在滿足垃圾分類的同時,容量提升了一倍,鄰避效應得到有效改善。
“地埋式垃圾桶能將垃圾密閉存儲于地下的大垃圾桶中,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間,增加了垃圾投放的容量?!痹O備研發(fā)單位邁睿環(huán)境負責人介紹,地下的垃圾存放平臺內(nèi)還配備了除臭系統(tǒng)和消殺系統(tǒng),每天定時噴淋除臭液和消殺液,從源頭確保垃圾桶美觀無臭味,杜絕細菌病毒滋生。同時,每個垃圾桶都裝載了智能物聯(lián)模塊,可以記錄垃圾投放行為,更好地幫助全校師生培養(yǎng)垃圾分類的習慣。
在前期試用階段,兩所學校的學生們就已經(jīng)體驗到了高科技垃圾桶帶來的便利?!耙郧奥愤^這里,特別是夏天,就會聞到很大的刺鼻味道,倒完垃圾都要憋著氣趕快跑開,現(xiàn)在終于不用這么累了!”紅嶺科技小學的吳同學開心地說?!斑@個垃圾桶可以自動打開蓋子,很方便?!崩髨@外國語小學的劉同學走近試用階段的地埋桶,看著桶蓋自動打開,他覺得這個功能很實用。
紅嶺科技小學
兩所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,垃圾收集點改造后,學校會要求保潔人員每日保持場地清潔,廚余垃圾桶每日清洗,致力于打造校園垃圾分類教育基地,引導師生樹立文明意識,增強對保護環(huán)境的認識,營造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。
蓮花街道城市建設和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袁慶峰表示,此次在校園引進智能地埋式垃圾桶,希望借此建立垃圾密閉收運體系,從而更好地解決垃圾收集點鄰避效應的問題;還將督促學校落實垃圾分類工作,加強與學校的社團組織對接聯(lián)動,配合推動校園垃圾分類的全面開展。
(原標題《福田區(qū)蓮花街道兩所小學試點垃圾分類收集智能化》)
(作者:深圳特區(qū)報記者 方勝)